传承千年农耕文明2025耒耜会议在江苏大学举行_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 mile米乐app - m6米乐官方登录入口 

产品1

传承千年农耕文明2025耒耜会议在江苏大学举行

来源:M6米乐最新下载地址    发布时间:2025-05-06 12:32:22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为加快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和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4月28日,2025耒耜会议在江苏大学举行。来自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机械领域国家级协会和龙头企业等代表围绕“低碳驱动农机高质量发展 AI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等主题深入研讨,传承千年农耕文明“耒耜精神”,开启面向全球农业科技前沿的创新对话,为促进农业科技、农机装备产业和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动力。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农机行业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本次会议紧扣《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中提出的推进农机装备全省全面升级,加快实行国产农机战略,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要求,是农机行业落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的重要举措。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陈剑平、陈学庚、赵春江、柏连阳;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郝立顺;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曹丽虹;江苏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张少华;江苏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余雷;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农业农村部农机化司原巡视员马世青;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会长范建华;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苑严伟;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朱明;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乐鸣;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周国民;四川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蒋辉霞;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广东海洋大学党委书记杨洲;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江苏大学校长邢卫红;江苏大学原党委书记袁寿其;江苏大学原校长颜晓红出席活动。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李洪波在致辞中说,将充分吸收运用本次会议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强化农机办学特色,聚力打造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高地,全力创建农业工程一流学科,努力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农机装备产业发展、农业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郝立顺介绍,2024年全国智能农机累计作业面积达1.95亿亩,相比传统机械化作业效率平均提升20%以上。当前人工智能和北斗导航等技术与农机装备融合发展迅速,赋能产业创新发展,新能源通信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下一步,将通过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中试验证和熟化应用、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助力农机装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当前,全球粮食安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势在必行。”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表示,世界粮食计划署与江苏大学有着深厚的交流基础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在农业工程领域,双方紧密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和粮食安全韧性。他希望双方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和载体,携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过强化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农机装备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升级、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协同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等,不断推动农机装备创新与升级。”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朱明说,“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碰撞出创新火花,促进农机装备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形成农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两国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合作交流和成果转化,活动现场启动“中国—波黑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产教融合推广行动计划”。据悉,今年恰逢中波建交30周年,波黑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之一,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区。

  农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正在全面推动农业节能增效、高效减损和绿色生产。经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批准,江苏大学牵头组建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人工智能和农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进一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和农业机器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科交叉中心是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催化剂”,现场还举行了“江苏省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学科交叉中心”揭牌仪式,江苏大学面向我国智慧农业和智能农机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全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着力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机制,该中心获批首批江苏高校学科交叉中心。

  为推动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江苏大学与广州莱因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科技成果转化协议。江苏大学邹小波团队自主研发的风味量化及自动分装系统、江苏大学徐立章团队创制的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自适应控制系统正式迈入产业化应用阶段。

  近年来,江苏大学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聚力开展智能农机装备理论研究和重大装备研发,与相关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协同攻关,开发出系列高端农机、智能农机和薄弱环节农机。现场,江苏大学发布农田残膜高效回收关键技术及装备、“小麦+”套种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及装备、再生稻单产提升农机农艺融合关键技术与示范、大马力混合动力拖拉机共性关键技术与新产品创制生产型多臂高速猕猴桃采摘机器人、江大田芯1号作物病害检测专用芯片等创新成果。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陈剑平、赵春江、柏连阳围绕《我国智慧农业的研究进展》《人工智能与植物保护》《农业机器人展望》《我国人工智能与杂草防控研究进展》等主题作大会主旨报告,江苏大学原党委书记袁寿其带来《我国农用排灌装备理论与技术创新及发展思考》的主旨报告,为与会人员带来前沿的科研成果与深刻的行业洞察。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新时代农机人的使命与担当高端论坛、智能低碳农机装备高水平发展论坛、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人工智能和农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论坛、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中外交流会、无人农业作业试验区建设和评估体系工作座谈会等多场相关活动。与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凝聚智慧力量,共绘农机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会议由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主办,江苏大学、省部共建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农业工程大学国际联盟国家数字农业装备(AI和农业机器人)创新分中心、江苏省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学科交叉中心、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装备与智能化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智能农机装备产业联盟、中国现代农机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办。

上一篇:智慧农业新装备:无人机和智能化技术助力春耕
下一篇:2025年设施农业行业前景分析